您好!欢迎访问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校本课程 >> 正文

博识课之“中国国家博物馆历史、文献、艺术之旅”

发布日期:2016-03-07

2016年3月2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初一年级开展了本学期第二次博识课——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

此次活动旨在欣赏和学习中国古代炫彩的陶瓷艺术与辉煌的历史文物。“一个博物馆的价值,不在于教化,而在于启蒙;一个博物馆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宏伟、有多现代、有多少古董,而在于它的思想、它的视野、它的价值观、它带给观众的启迪和它所传递的精神。”国家博物馆坚持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这使学生在得到高质量的文化精神享受的同时,也见证中国古代的艺术魅力。

当日下午,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以博识小组为单位,根据各小组的主题和任务,分工合作,收集资料,拍摄照片,整个参观过程都进行得井然有序。

首先参观的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其中一共有136件瓷器,分为了四个部分为:青瓷、彩色釉瓷器、青花瓷、彩绘瓷。青瓷是颜色釉瓷中最早出现、持续时间最长和最具东方艺术特色的瓷器;彩绘瓷中的青花瓷,直到今天仍是产量最大、最为有名的瓷器品种。在1个小时的参观时间内,通过这百余件展品,我们了解到了各个瓷器品种的演变过程,并深入理解其历史内涵,较全面地欣赏了我国古代瓷器的艺术魅力,得到美的享受。

接着又参观了“古代中国陈列”,在博物馆的地下一层展厅,是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通史”陈列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一项基本陈列,陈列分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明清时期”8个部分。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莫过于这里陈列的青铜器皿。青铜器由青铜(红铜和锡的合金)制成的各种器具,青铜器的颜色真正做出来的时候是黄金般的土黄色,因为埋在土里生锈才一点一点变成绿色,虽然看着不算精美,但却是弥足珍贵的!比如,妇好青铜偶方彝,于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为商后期的青铜器。这个青铜偶方彝是大型商代容酒器,是殷墟青铜礼器中的精品之作,庄严典重,盖合之后,上部近似一座殿堂的屋顶,排列规整的7个方槽,宛如屋椽,应是模仿当时的大型宫殿建筑。据甲骨文材料记载,妇好是商王武丁的配偶,是一名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和军事家。妇好曾经频繁地参与祭祀,主持王室的盛大祭祀典礼;多次率领军队出征,最多的达到一万三千人,浩浩荡荡地开向边缰,征伐与商王朝作对的土方、羌人、巴方等方国,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被誉为商代第一女将。在无限遐想的同时,学生也感受到了古代中国的精神风貌与生活气息……

参观结束后,各小组同学都按照约定时间准时返回了集合地点,本次博识课外活动圆满告终。

图1  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2  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3  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4  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5  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6  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7  学生作品

图8  学生作品